文化園地

茶之禮儀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不僅有著悠久的茶歷史,還有著嚴(yán)格的茶禮儀。
禮儀是人們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jù)各式各樣的禮儀規(guī)范,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際交往尺度,合理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guān)系。如果沒有這些禮儀規(guī)范,往往會使人們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于人,鬧出笑話,所以熟悉和掌握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處。
禮——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荀子)
儀——則指的是儀容、儀態(tài)、儀表
喝茶前我們應(yīng)該注意哪些禮儀
座位原則:
1.“尊位”—面對主人,主人的左手邊
2.方向—順時針旋轉(zhuǎn),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
3.順序—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紀(jì)大的人(師者、長者為尊,如果年齡相差不大,女士優(yōu)先)
座位注意:忌諱“對頭”坐 (即:頭對頭和主人面對面的坐 避免不了,由小孩子來坐)
第一道禮節(jié):
主人沖泡了第一泡茶,并且請你品茶的時候,作為客人的第一次回禮
第一次客人回禮:
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雙手接過(或者雙手捧起茶杯)先聞香,后慢慢綴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稱贊主人(或者茶藝或者茶香或者其他的,隨便你咯^_^)
后續(xù)客人回禮:
扣指禮(屈指跪) 也是現(xiàn)在人們用的較多的一種。
早先的叩指禮是比較講究的,必須屈腕握空拳,叩指關(guān)節(jié)。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化的比較簡單了,大拇指的指尖對食指的第二指節(jié),伸直屈著的食指和中指,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節(jié)的面,輕輕點擊你面前的茶桌的桌面。
扣指禮的來歷
乾隆微服南巡時,到一家茶樓喝茶,當(dāng)?shù)刂恍⌒闹懒诉@一情況,也微服前往茶樓護駕,怕萬一出事,自己擔(dān)待不起。到了茶樓,也就在皇帝對面末座的位上坐下?;实坌闹敲鳎膊蝗ソ掖寐劥竺?、相見恨晚地裝模作樣寒暄一番?;实凼侵鳎獠坏锰崞鸩鑹亟o這位知府倒茶,知府誠惶誠恐,但也不好當(dāng)即跪在地上來個“謝主隆恩”,于是靈機一動,彎起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在桌面上輕叩三下,權(quán)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于是這一習(xí)俗就這么流傳下來。
喝茶中的禮儀
1.主人要主動介紹茶
主人要先說出準(zhǔn)備好的茶種類,然后問客人喝什么茶。然后簡要地介紹一下所沖泡的茶葉名稱、產(chǎn)地、品質(zhì)特征、沖泡要點及文化背景等,讓客人仔細(xì)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和干香。
2.倒茶前要溫茶壺、茶杯
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90°以上的開水沖燙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wèi)生,又顯得彬彬有禮。溫壺不僅要溫茶壺,還要溫杯。
3.茶壺嘴不能正對他人
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因為,正對他人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是非常不禮貌的。
4.忌徒手抓茶葉
取茶時應(yīng)使用茶匙,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zhǔn)壺或杯輕輕抖動,使適量的茶葉落入壺或杯中。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入。
5.送茶杯時忌碰杯沿
將泡好的茶端給客人時,最好使用托盤,若不用托盤,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觸杯沿。端至客人面前,應(yīng)略躬身,說“請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時說“請”。
6.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中國人講究“七茶八酒”,倒酒時可以倒?jié)M,但斟茶時只斟七分,一方面暗喻了“七分茶三分情”之意,另一方面客人在拿茶杯時也不容易燙到手,合情合理,這便是中國人的茶桌之禮!
7.論資排輩敬茶,煮茶者最后飲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后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后,這個司爐的,俗稱“柜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8.左手持杯,右手托杯
喝茶人應(yīng)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雙手奉出才是對主人的尊敬。
9.忌“一口悶”或“亮杯底”
中國人喝酒時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喝完時也會把杯底朝下或杯底亮給別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但喝茶不同,要緩緩地喝、慢慢地品,十分忌諱“一口悶”或者“亮杯底”,不過和喝酒一樣,喝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費了好茶,辜負(fù)了主人的一片好意。
10.嚴(yán)禁隨意抽煙、遞煙
喝茶時,在未經(jīng)主人或在場客人允許之前,是不能抽煙的。如果實在想抽,最好喝了五泡之后,征詢一下旁人的意見,得到同意后,方可抽。另外,才坐下就發(fā)煙、遞煙的行為,也視為失禮,這一點需要謹(jǐn)記!科儀 劉然
禮儀是人們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jù)各式各樣的禮儀規(guī)范,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際交往尺度,合理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guān)系。如果沒有這些禮儀規(guī)范,往往會使人們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于人,鬧出笑話,所以熟悉和掌握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處。
禮——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荀子)
儀——則指的是儀容、儀態(tài)、儀表
喝茶前我們應(yīng)該注意哪些禮儀
座位原則:
1.“尊位”—面對主人,主人的左手邊
2.方向—順時針旋轉(zhuǎn),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
3.順序—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紀(jì)大的人(師者、長者為尊,如果年齡相差不大,女士優(yōu)先)
座位注意:忌諱“對頭”坐 (即:頭對頭和主人面對面的坐 避免不了,由小孩子來坐)
第一道禮節(jié):
主人沖泡了第一泡茶,并且請你品茶的時候,作為客人的第一次回禮
第一次客人回禮:
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雙手接過(或者雙手捧起茶杯)先聞香,后慢慢綴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稱贊主人(或者茶藝或者茶香或者其他的,隨便你咯^_^)
后續(xù)客人回禮:
扣指禮(屈指跪) 也是現(xiàn)在人們用的較多的一種。
早先的叩指禮是比較講究的,必須屈腕握空拳,叩指關(guān)節(jié)。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化的比較簡單了,大拇指的指尖對食指的第二指節(jié),伸直屈著的食指和中指,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節(jié)的面,輕輕點擊你面前的茶桌的桌面。
扣指禮的來歷
乾隆微服南巡時,到一家茶樓喝茶,當(dāng)?shù)刂恍⌒闹懒诉@一情況,也微服前往茶樓護駕,怕萬一出事,自己擔(dān)待不起。到了茶樓,也就在皇帝對面末座的位上坐下?;实坌闹敲鳎膊蝗ソ掖寐劥竺?、相見恨晚地裝模作樣寒暄一番?;实凼侵鳎獠坏锰崞鸩鑹亟o這位知府倒茶,知府誠惶誠恐,但也不好當(dāng)即跪在地上來個“謝主隆恩”,于是靈機一動,彎起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在桌面上輕叩三下,權(quán)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于是這一習(xí)俗就這么流傳下來。
喝茶中的禮儀
1.主人要主動介紹茶
主人要先說出準(zhǔn)備好的茶種類,然后問客人喝什么茶。然后簡要地介紹一下所沖泡的茶葉名稱、產(chǎn)地、品質(zhì)特征、沖泡要點及文化背景等,讓客人仔細(xì)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和干香。
2.倒茶前要溫茶壺、茶杯
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90°以上的開水沖燙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wèi)生,又顯得彬彬有禮。溫壺不僅要溫茶壺,還要溫杯。
3.茶壺嘴不能正對他人
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因為,正對他人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是非常不禮貌的。
4.忌徒手抓茶葉
取茶時應(yīng)使用茶匙,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zhǔn)壺或杯輕輕抖動,使適量的茶葉落入壺或杯中。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入。
5.送茶杯時忌碰杯沿
將泡好的茶端給客人時,最好使用托盤,若不用托盤,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觸杯沿。端至客人面前,應(yīng)略躬身,說“請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時說“請”。
6.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中國人講究“七茶八酒”,倒酒時可以倒?jié)M,但斟茶時只斟七分,一方面暗喻了“七分茶三分情”之意,另一方面客人在拿茶杯時也不容易燙到手,合情合理,這便是中國人的茶桌之禮!
7.論資排輩敬茶,煮茶者最后飲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后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后,這個司爐的,俗稱“柜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8.左手持杯,右手托杯
喝茶人應(yīng)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雙手奉出才是對主人的尊敬。
9.忌“一口悶”或“亮杯底”
中國人喝酒時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喝完時也會把杯底朝下或杯底亮給別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但喝茶不同,要緩緩地喝、慢慢地品,十分忌諱“一口悶”或者“亮杯底”,不過和喝酒一樣,喝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費了好茶,辜負(fù)了主人的一片好意。
10.嚴(yán)禁隨意抽煙、遞煙
喝茶時,在未經(jīng)主人或在場客人允許之前,是不能抽煙的。如果實在想抽,最好喝了五泡之后,征詢一下旁人的意見,得到同意后,方可抽。另外,才坐下就發(fā)煙、遞煙的行為,也視為失禮,這一點需要謹(jǐn)記!科儀 劉然
- 上一篇:也來說創(chuàng)城
- 下一篇:奇石辨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