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園地

神游記

本想著五一放假,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登黃鶴樓,至頂極目,望斷云端,俯瞰長江,游龍?zhí)祀H,感慨油然而生,百感交集,體會遷客騷人的家國天下。然而,由于安全,交通等因素,不能去黃鶴樓,難免有些遺憾。
想去看看那首李太白見了都不敢再題詩的崔顥的《黃鶴樓》,到底是怎樣的蕩氣回腸。詩人慕名而來,看見仙人駕鶴而去,渺無蹤跡,只剩孤零零的尋常可見的江樓,悵然若失,觸景生情,悲從中來,詩興大發(fā),一首七言律詩,脫口而出,行云流水,一氣呵成。黃鶴已去,詩人站在黃鶴樓之上,腳下是滾滾東去的長江,遠(yuǎn)處是悠悠漂浮的白云,在時間與空間的交錯處,體驗(yàn)空間的遙遠(yuǎn),時間的無限。“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后面是夜晚,鳥要?dú)w巢,船要?dú)w航,游子要?dú)w鄉(xiāng)。水霧江煙,一片迷蒙,問鄉(xiāng)鄉(xiāng)不語,思鄉(xiāng)鄉(xiāng)不見,面對此情此景,誰人不生鄉(xiāng)愁也無由。黃鶴樓是無情的,他送走仙人,送走來往的行人,他見過惆悵沮喪的人,卻不聞不問,再怎么重的鄉(xiāng)愁他都漠不關(guān)心。人是有心的,心系家鄉(xiāng)的那份情,是魂牽夢繞在血液里根深蒂固的原始欲念,無論何時何期,無論身在何方,茫茫的遠(yuǎn)方,心的方向,是家鄉(xiāng),是割舍不下的情。
我突然想去岳陽樓,想看看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想要細(xì)細(xì)撫摸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真心而為,是否可以穿越時空的隧道,看見詩人被貶離朝,緊皺著眉頭,憂心天下的面容。詩人站在岳陽樓之上,想著圣賢志士,想起宦海沉浮,想到得失無序,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yuǎn)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nèi)f化。詩人恍然大悟,豁然開朗,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dān)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dān)憂。如此,詩人便先天下人之憂慮而憂慮,后天下人快樂而快樂。此通透大境,詩人懂了,詩人為了。岳陽樓是無情的,他見證了朝代興替,歷史輪回,然而他一動不動的矗立在那,再怎么的危機(jī)他都視而不見。人是有心的,為天下先,心系蒼生的情,是連綿不斷流淌在圣人血液里至死不渝的信念。
我想起大學(xué)時,去居庸關(guān)游玩,拾級而上,站在山巔,長城內(nèi)外景色盡收眼底,一覽無余,興奮,感慨,激情澎湃,說不出的豪言壯語。仿佛遙見那位鎮(zhèn)守關(guān)口的將軍,凜然威武地對守城士兵說道:“將士們,看這秀美山川,壯麗河山,我們豈能拱手相送,輕而易舉的贈予外寇,我等誓與城池共存亡!”將士們異口同聲喊到:“共存亡,共存亡。”
想象再怎么完美,不如身臨其境,置身真實(shí)之地,才會有更加實(shí)際貼切的感受,黃鶴樓,我肯定要去的。作者:齊祿軍
- 上一篇:觸摸那片蔚藍(lán)
- 下一篇:你喝過酵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