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園地

我在合肥項目兼職做大廚(二)——勞動最光榮,幫廚也榮耀
作者:王占文

當我在經(jīng)歷了短短的一天幫廚活動后,我所收獲的是感動、是成長、是對于生活更深刻的認知,同時更有勞動之后內(nèi)心滿溢而出的喜悅與幸福感,這也許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偉大壯舉,但足以給我更大的收獲與感受?

當我在經(jīng)歷了短短的一天幫廚活動后,我所收獲的是感動、是成長、是對于生活更深刻的認知,同時更有勞動之后內(nèi)心滿溢而出的喜悅與幸福感,這也許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偉大壯舉,但足以給我更大的收獲與感受?
在家里有母親,在學校有餐廳,從來都沒有做過飯的我一直都覺著做菜,做飯很簡單。如果你有機會看高級廚師在那里操作,你怎么看,怎么覺得簡單,整個操作有條不紊,真的是干脆麻利的,也不覺得很難,但是其實不是那么回事,要知道,“功夫在戲外”一點兒都沒錯兒!
記得,我第一次炒菜的時候,就把鍋給摔了,鍋把兒都掉了。再比如,往菜里放鹽,看上去很簡單的,其實也不是那么回事的,放了鹽后,你怎么嘗都不夠咸,于是還繼續(xù)放,等到你再嘗的時候,是夠咸了,但是等到菜完全熟了以后,菜已經(jīng)很咸了。因為不懂得,鹽放到菜里后,需要分解的過程。因此,做菜絕對是實踐的過程,看菜譜,看廚師操作,而自己不上手,永遠不會炒出像樣兒的菜。
其實每個不同階段的時期,我們都應該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一些美好所在,或許我這樣的想法有點太簡單,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心情所出現(xiàn)的!做菜有時并不是那么的色香味俱全,但是懷著一種愉快的心情認真做出來的食物是比它本身的味兒更讓人有胃口去嘗試。
生活分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工位,但所有的勞動者都是光榮的。對于初入社會的學生更重要的是生活實踐和閱歷,經(jīng)歷過才能真正地了解和融入社會。
掃碼閱讀微信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