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園地

文化分享|甜玉米
作者:王向坤
玉米,可能是全世界范圍內(nèi)種植最廣泛的作物了,只要有水,就能生長,山地,丘陵,平原,南北方,都有,同時,也有許多別的名字,在保定周圍,人們稱之為玉米棒子,在我們老家,可能略顯土一點,叫棒棒兒,發(fā)音時,這個兒化不能與前面的字一起,是一個單獨的發(fā)音,不是單純的舌后音,而是舌頭中后部貼近上顎發(fā)出的音,就像“打哏兒”中的“哏兒”兒化以后去掉聲母“g”后的音。
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改善了,但是作為一種粗纖維的食物,在人們的一日三餐中還是較為常見的。在吃法上,年輕人喜歡吃零食,更喜歡一些新鮮的東西,煮玉米就是其中之一;上點歲數(shù)的人,喜歡喝粥,好消化,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喝了暖和。
玉米粥,在我們老家,那叫“末子”,這是小時候經(jīng)常吃的東西,什么也不擱的叫“瞎末子”,擱了菜的叫“菜末子”。那個時候,吃飯簡單,也沒有什么好吃的,粥里擱菜再擱鹽,呼嚕呼嚕就飽了。
人們歷來較為注意自己的出身,特別是出身于農(nóng)村,對于經(jīng)歷過的貧窮較為敏感,不愿意多說,所以,到了城市,更多的說棒子粥、玉米粥,不愿意說“末子”。可是,最近幾年,在老家的飯館里,包括縣城,“末子”堂而皇之的進了食譜,人們不再避諱,直接就點,如果你到了曲陽,可以試著點一下“末子”,估計會有,人們也聽得懂。時代進步,原來吃的東西也是好東西了。
那個小時候,也吃過煮玉米,我們叫“煮棒棒兒”,不過不多,誰家種點兒地不容易,舍不得提前掰掉煮著吃,都是在秋后棒棒兒成熟之后,把里面還嫩的挑出來煮著吃,這些嫩的曬干了就沒東西了。所以說,也就是吃那么一小陣兒,全年還是以棒棒兒面為主要的食材。而棒棒兒面分為粗、細兩種,那個時候,村村都有磨面廠,很容易見到,推粗面就用粗籮,推細面就用細籮,機器加工,肯定是鐵的了。磨面廠不僅可以推棒棒兒面,還推麥面,推大米,推小米。一個大屋子,機器轟鳴,到處都是面粉,磨面工身上、頭上、眉毛上也是面粉,在里面說話,不離近點兒,聽不見。谷子、稻子、小麥需要反復(fù)的推,反復(fù)的磨,鐵簸萁不停地撮上去,最后,把分離好的谷糠、麩子和米、面倒出來。棒棒兒面是一遍就成,扎好袋子,轟隆隆的,面就出來了。
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改善了,但是作為一種粗纖維的食物,在人們的一日三餐中還是較為常見的。在吃法上,年輕人喜歡吃零食,更喜歡一些新鮮的東西,煮玉米就是其中之一;上點歲數(shù)的人,喜歡喝粥,好消化,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喝了暖和。
玉米粥,在我們老家,那叫“末子”,這是小時候經(jīng)常吃的東西,什么也不擱的叫“瞎末子”,擱了菜的叫“菜末子”。那個時候,吃飯簡單,也沒有什么好吃的,粥里擱菜再擱鹽,呼嚕呼嚕就飽了。
人們歷來較為注意自己的出身,特別是出身于農(nóng)村,對于經(jīng)歷過的貧窮較為敏感,不愿意多說,所以,到了城市,更多的說棒子粥、玉米粥,不愿意說“末子”。可是,最近幾年,在老家的飯館里,包括縣城,“末子”堂而皇之的進了食譜,人們不再避諱,直接就點,如果你到了曲陽,可以試著點一下“末子”,估計會有,人們也聽得懂。時代進步,原來吃的東西也是好東西了。
那個小時候,也吃過煮玉米,我們叫“煮棒棒兒”,不過不多,誰家種點兒地不容易,舍不得提前掰掉煮著吃,都是在秋后棒棒兒成熟之后,把里面還嫩的挑出來煮著吃,這些嫩的曬干了就沒東西了。所以說,也就是吃那么一小陣兒,全年還是以棒棒兒面為主要的食材。而棒棒兒面分為粗、細兩種,那個時候,村村都有磨面廠,很容易見到,推粗面就用粗籮,推細面就用細籮,機器加工,肯定是鐵的了。磨面廠不僅可以推棒棒兒面,還推麥面,推大米,推小米。一個大屋子,機器轟鳴,到處都是面粉,磨面工身上、頭上、眉毛上也是面粉,在里面說話,不離近點兒,聽不見。谷子、稻子、小麥需要反復(fù)的推,反復(fù)的磨,鐵簸萁不停地撮上去,最后,把分離好的谷糠、麩子和米、面倒出來。棒棒兒面是一遍就成,扎好袋子,轟隆隆的,面就出來了。

不僅煮棒棒兒這樣,煮花生、煮梨兒,都是不多的幾回,人們均是以曬干儲存或新鮮賣錢為主,那個時候,沒什么東西,自然舍不得把還沒熟的莊稼吃掉。
現(xiàn)在可不是這樣了,什么都是新鮮吃,水果,蔬菜,這是正常的,而棒子之類的本來是要成熟儲存的,卻早早的掰下來煮著吃掉,對于來自于上個世紀(jì)的人來說,有時會不能接受。商品經(jīng)濟社會,只要能賣錢,可以不在乎時令,不在乎農(nóng)時,不考慮饑荒,這也不好。
但是,環(huán)境在改變,人也是會變的。每天總得吃菜、吃飯吧,看到了新鮮的東西,也想著去嘗一嘗。所以說嘛,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可能會把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當(dāng)新鮮來說,也可能拿著歷史當(dāng)新聞來說,如果再咋咋呼呼的,更會引來別人的笑話。可是,人嘛,總是忍不住說一說。對于我來說,可能就有這么點勁兒。
站在我的視角,也可能對于一部分人有同感,這個夏天的菜市場里,忽然發(fā)現(xiàn)甜玉米多了起來,一車一車的,五塊錢三個,許多人圍著買。若在平時,我基本上是不會靠前的,小時候見慣的東西,有什么好吃的?可是今年不一樣了,買個嘗嘗吧,不要問為什么。
一聊才知道,有水果玉米,還有黏玉米,水果玉米是淺黃色的,黏玉米是白色為主,混合著紫色玉米粒兒,這叫串花兒了。買了五塊錢的水果玉米,很好軟,不用說,也很好吃,確切的說是非常甜,無怪乎年輕人喜歡,不過和我記憶中的味道不一樣。

現(xiàn)在,人們在享受著美食的同時,對于食物的懷疑、審慎態(tài)度增多了起來,甜玉米也有這樣的嫌疑,不過看網(wǎng)上都說沒問題,想吃還是吃吧。新鮮的,也就夏天這段時間,過了之后,就少了,或者沒有吃的想法了。就像夏天人們愿意去游泳,天一冷就不愿下水了,是一個道理。
這幾天,因為疫情防控,附近的大菜市場臨時關(guān)閉了,可是,很多人還是趕過去,菜場進不去,就把攤兒設(shè)在了門口周圍,早晨上班會積很多人,仿佛一個早市。有時想想,人和蜜蜂是一樣的,都有聚集現(xiàn)象,即便是把蜂窩搬走、拆掉,蜜蜂還會聚集在那里,人也如此,同一個地方,即便封閉或遷走,可很多人還是會趕過去,去尋找自己的目標(biāo)東西。當(dāng)然了,想吃甜玉米,同樣也要去找。
這幾天,因為疫情防控,附近的大菜市場臨時關(guān)閉了,可是,很多人還是趕過去,菜場進不去,就把攤兒設(shè)在了門口周圍,早晨上班會積很多人,仿佛一個早市。有時想想,人和蜜蜂是一樣的,都有聚集現(xiàn)象,即便是把蜂窩搬走、拆掉,蜜蜂還會聚集在那里,人也如此,同一個地方,即便封閉或遷走,可很多人還是會趕過去,去尋找自己的目標(biāo)東西。當(dāng)然了,想吃甜玉米,同樣也要去找。
掃碼閱讀微信版

